海洋工程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降血脂作用研究进展

 

0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都发生了变化,高血脂症已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人体健康的严重疾病,它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对人体正常生理代谢的危害大[1]。高血脂易导致血管黏连,血液通路变狭窄,并由此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相关疾病[2-3]。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有效降血脂药物包括贝特类、他汀类等,但西药通常毒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易诱发其他疾病,对人体健康不利[4]。

人们从海洋生物中发现了较多活性物质,它们在化学结构、生理活性、作用机理等方面与陆地生物活性物质有明显的差异。目前,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多种生理功能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如降血脂、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调节免疫力、降血糖等[5-6]。海洋降血脂活性物质因其低毒高效、副作用小而备受人们关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已逐渐成为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通过综述海洋活性物质中具有降血脂功效的多糖、不饱和脂肪酸、多肽、多酚、酶、牛磺酸、甾醇、角鲨烯、虾青素、毛蚶水解液等物质,为新型降血脂药物和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1 血脂及其调控

血脂是指血浆中所含的脂类物质,主要包括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一酯(Monoglyceride)、甘油二酯(Diglyceride)、磷脂(Phospholipid)、胆固醇脂(Cholersterylester)和游离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等。其中,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含量高低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是衡量人体内血脂水平的重要指标。TG是心血管中正常存在的生理代谢物质,能够参与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生物合成,但其含量超过正常水平可能会引发心血管功能的紊乱,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危及人体健康的心血管疾病[7]。血液中的LDL-C参与胆固醇的转运,即从肝脏转运至其他器官和组织。LDL-C过高会引起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积累,使血管中血液流通的空间变得狭小,扰乱动脉的正常功能。HDL-C也能起到转运胆固醇的作用,但转运的方向与LDL-C相反,即把其他器官中积累的过多胆固醇带回肝脏,促进人体过量胆固醇的代谢排出,维护体内胆固醇的正常水平,还能阻止血管的硬化,使血管的内皮细胞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被形象地称为“血管清道夫”。

高血脂症是指血液内脂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即TG,TC,LDL-C过高及HDL-C过低,由此诱发的一系列人体脂质代谢紊乱疾病。在人体内,脂质的代谢是个复杂的过程,包括TG、脂肪酸及胆固醇的合成、储存、分解等,受遗传、激素和多种酶的多个途径相互调控,共同作用[8]。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有2个来源,即肝脏组织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和从肠道吸收的外源性胆固醇。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能够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肠道内的胆固醇随粪便排泄出体外;同时抑制体内的肝脏合成过多的内源性胆固醇,促进体内多余的胆固醇降解和代谢,促进甘油三酯、脂蛋白的降解,激活相关脂质代谢的酶,进而维持体内血脂代谢平衡。

2 海洋活性物质降血脂研究

2.1 海藻多糖

海藻多糖是近年来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的热点,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抗肿瘤、抗病毒、抗凝血,以及抗衰老、抗菌、降血压、抗辐射、消炎止痛和降血糖等功能活性[9]。其中,海带多糖、紫菜多糖、浒苔多糖、孔石莼多糖、羊栖菜多糖等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

研究发现,从海藻中提取的多糖能够明显降低血脂异常动物的血脂水平,改善其健康状况。条斑紫菜(Porphyrayezoensis) 多糖能够显著降低高脂肪饮食雄性SD大鼠血浆中TG,TC,LDL-C和血浆胆固醇,增加血浆HDL-C,同时显著降低肝的质量,具有较强的降血脂作用,可作为防控高脂血症的潜在药剂[10]。在服用剂量为400 mg/(kg·d)的海带(Laminaria japonica)粗多糖时,可以使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清TC,TG,HDL-C和LDL-C分别降低80.6%,63.4%,43.8%,79.8%。此外,还能促进血清中抗氧化酶的活性[11]。

海藻多糖的降血脂功效与其独特的结构密切相关。海藻多糖也是一种膳食纤维,其降血脂作用也与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有关。海藻多糖进入体内可在肠道吸水形成胶体结构,这种特异性的胶体结构能与粪便结合,并且结合后体积增大,被微生物发酵所利用,从而阻止脂类物质向小肠壁扩散,抑制机体对脂类的消化吸收,起到降血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