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海浪中基于前景化理论的海洋意象解读
《海浪》(TheWaves)是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富有诗意的实验小说,出版于1931年,是伍尔夫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与传统小说不同,《海浪》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故事,它本身的重点不在于叙事,也不像传统小说那样有占据作品核心的主角,而是通过九段文本乐章建构起了一部极富音乐性的作品。在《海浪》九个散文诗式的引子中,自然景物描写独树一帜,以浓墨重彩的方式奠定了小说文本的总体基调。克莱尔·摩根提出,文学评论者往往重点关注伍尔夫文学作品中突出表现的政治主张,却很少注意到其中对自然景物方面的描写,这样的解读忽略了自然景物在文本建构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1]。纵观小说全文,海洋意象巧妙地贯穿始终,构建起了时空交错、意识流动自如的文本线索,为其前景化效果的解读提供了有效空间。
一、前景化理论
“前景化”是文体学中的重要理论,原用于绘画领域,指将需要突出刻画的事物处于前景的位置,其他的即构成背景。在文学领域,文本通过对语言常规的刻意偏离达到前景化的效果,为读者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提供崭新的视角。“前景化”一词最早由穆卡洛夫斯基提出,概念起源于俄罗斯形式主义,将其中的语言“陌生化”思想加以拓展,指出前景化是对“标准常规的系统违反”[2]。程式化的日常用语削弱了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影响了读者对艺术美的感知力,而“前景化”就是对日常程式化语言的偏离,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从而增强文本的艺术感染力。
前景化理论在文学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而偏离是实现前景化的有效途径。亚里士多德最早在《诗学》中提及“偏离”的概念,英国语言学家利奇也指出,“前景化”是一种对于艺术有目的性的偏离。这种“偏离”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反常规化”,更是一种另辟蹊径的创作艺术,突出了语言文本的文学内涵。
随着前景化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前景化”的含义更为广阔,涉及的层面也更加多样。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重点区分了“前景化”和“突出”的概念,将“前景化”视为一种“有动因的突出”。这种意义上的“突出”通常与语篇的情境相关,有助于将语言表达的“前景化”效果充分展示出来,为文学作品的解读预设不一样的空间。
二、《海浪》中海洋意象的前景化效果
伍尔夫《海浪》中有着丰富的海洋意象书写。申丹曾呼吁读者更多地关注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从精雕细琢的刻画中领略文本的主题内涵[3]。海的辽阔空间、汹涌浪潮、色彩变幻等为作品奠定了独特基调,也为读者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身临其境的感知体验。作品中文本运行的节奏伴随着海浪的节拍而起伏,人物的意识、思想、情感与海浪形成了完美的对应关系。从海洋意象的解读中,读者可以感悟到其中隐含的明亮而又复杂的人物情感,体会到人物似海浪般汹涌的意识流动下折射出的生命感悟,将海洋意象的前景化效果突出展现,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与感悟。
(一)引发意识流动
“意识流”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1884年提出,经过不断发展,在文学创作中有了独特的体现。20世纪初,以伍尔夫、乔伊斯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作家把意识流创作引向了高峰,文学批评界也开始将意识流解读视为文本研究的全新切入点。意识流并非无源之水,意识的流动源于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需要一个引发者来触动意识的阀门[4]。在《海浪》中,海洋意象创造性地扮演了引发者的角色,通过将海洋意象置于文本的前景位置实现客观事物与主观意识之间的互动呼应,形成了物质和意识同频共振的独特效果。
在《海浪》首章的引子中,伍尔夫就通过海浪翻滚的细微描写奠定了整部小说的独特基调。起初,太阳还未完全升起,作者将“海面上微波荡漾”的唯美场景比作“一块布摇摆出层层褶皱”,其中“微波荡漾”像极了生命最初的模样,朦胧而美好。而“摇摆”一词则像婴儿的摇篮,轻柔而有节拍地晃动,在小心翼翼中孕育并呵护生命的成长。海天浑然一体的景观给读者以天地万物苏醒之感,也象征了生命的序章在悄然拉开。紧接着,天际泛出了道道白色,海浪“前后翻滚”“你推我拥”“相互追逐”“绵延不绝”,生命的节拍开始有节奏地敲击,人类命运的波涛生生不息,象征着生命永恒的轮回。伍尔夫在小说开篇就对海洋意象进行了浓墨重彩的细致描述,突出了海洋意象的前景化效果,可以很好地引发人物的意识流动,使得接下来人物汹涌的意识波涛自然起伏,给予读者更多关于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