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融入“一带一路”争创国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1980年6月27日,经国务院批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后改为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英文缩写“CPECC”)正式成立,成为中国首批进入国际市场的公司之一。
40载披荆斩棘,40载春华秋实。CPECC依靠一个个项目,一步步成长为服务保障中国石油海外业务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从闯海外边干边学,到高端市场稳步拓展;从走出去白手起家,到创造本地就业、履行社会责任,CPECC在海外树立了良好的中国企业形象。
踏实干事,练好内功
CPECC作为综合性对外工程承包的国营企业,从劳务分包起步,从成立之初发展到今天,为海内外提供全业务链油气田工程建设服务,具备为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提供从咨询到设计、从施工到运行全业务链、成套解决方案的能力。
如何开发好油气资源,对苏丹当地经济发展十分重要。1998年11月,CPECC紧跟中国石油(CNPC)“走出去”步伐,承担了苏丹1/2/4区油田生产设施(EPC-I)项目,1999年5月,项目提前一个月竣工投产。由CPECC承建的喀土穆炼油厂一期工程设计能力为250万吨/年,2003年,CPECC再担重任,承建喀土穆炼油厂二期扩建项目,将原油加工能力提升至500万吨/年,2009年,该项目获得中国建设工程(境外工程)鲁班奖。
在另一大产油国伊拉克,CPECC同样积极服务当地资源开发。2009年,中国石油以作业者身份,携手道达尔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承接哈法亚油田开发生产服务项目。哈法亚油田项目分三个阶段开发建设,CPECC所属设计单位共编制了20套上产方案,最终筛选出的方案,保证了整个油田尽早实现滚动开发。CPECC所属建设单位承担的哈法亚油田一、二、三期工程,分别提前5天、40天、70天建成投产。
针对技术难题,以CPECC北京分公司为主力的设计团队,深入开展哈法亚油田地面技术处理工艺技术优化及快装化专项研究,形成了单列处理能力300万吨/年油气处理设计工艺包,极大提高了原油处理效率,并采用交直流复合电场电脱水、深度电脱盐技术,有效解决了重质原油脱后含水含盐问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0年来,CPECC坚持以国际化推动转型升级,大幅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以劳务合作、施工分包为主向以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为主的转变,由单一窗口企业向经营管理实体的转变。CPECC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石油海外运营经验丰富、国际高端市场突出、品牌影响力大、资产质量好、盈利能力强的工程建设企业。
锐意创新,服务大局
CPECC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发展。
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是中亚古城和丝路重镇,见证过中国与中亚人民互通有无、友好往来的历史。奇姆肯特炼油厂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哈萨克斯坦国内三大炼油厂之一。2014年2月,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改造工程作为中哈重点合作项目正式启动,CPECC创新海外项目建造模式,采用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等现代化建造技术,实现了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改造项目的圆满收官。这是CPECC的又一匠心之作,被誉为“哈中能源合作的范例”。
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对已运行40多年的阿尔及尔炼厂启动第二次改扩建,计划由270万吨/年扩建至360万吨/年。CPECC依靠多年国际市场积累的经验,于2016年中标阿尔及尔炼厂改扩建项目。2020年,面对供货商无法到场、现场开工和保运人员短缺及物资受限等困难,CPECC勇挑大梁,保证了这项阿尔及利亚重点项目的成功投产。
走向世界,谋求共赢
目前,CPECC全球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业务分布全球28个国家,逐步形成了中东、非洲、中亚—俄罗斯、美洲、亚太海外五大区域性规模市场。通过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完成了中国石油投资的90%以上海外油气田地面以及国际招标的全部炼油工程。全面提高全球市场竞争力,建设完成了中亚天然气管道压气站,阿布扎比原油管线、曼德油田项目,伊拉克艾哈代布、哈法亚、鲁迈拉油田项目,哈萨克斯坦第三、第四油气处理厂项目,乍得上下游一体化项目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
与此同时,CPECC积极融入国际高端产业链,成功进入埃克森美孚、bp、壳牌、道达尔、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等国际知名石油公司市场。市场结构更加合理,累计承接海外项目741个,合同总额超过350亿美元,EPC总承包项目约占90%。
“走出去”取得的成绩,既离不开CPECC自身的过硬管理和技术,更离不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合作共赢理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