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伸入大海30米,当时通过什么方式修建的?看
哈喽大家好,长城的修建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经过十多个朝代不断完善,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宏伟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其中明长城总长6000多公里,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甚至延伸到大海,就算放到现在在海中修建工程,也不是一件易事,我国的各类跨海大桥耗资都在几百上千亿以上,建筑难度非常之大,同时人们也不禁好奇,在古代没有这么多施工设备下,深入大海中长城究竟是如何修建的?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讲解。
长城入海口也被誉为老龙头,坐落于河北省山海关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滨,也是万里长城的唯一一个海中地段,老龙头伸入渤海近30米,专门防止蒙古等少数民族骑兵沿海进入长城,当时山海关南部始终潜伏着巨大危机。
1564年蒙古骑兵进犯山海关,当时正处于冬季,海面结了一层坚固的海冰。为防止敌方骑兵从冰层绕进长城,士兵专门将冰层凿穿,但海水却随凿随冻,没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后来施工人员专门在实地进行勘探研究,确定和设立了在当时条件下前所未有的海中施工方案,并创造性地修筑了一道海中高墙壁垒,完善了万里长城濒海部位的薄弱环节。
经过十多年准备后,1579年入海长城正直开始修建。长城墙体均由巨大的花岗岩块组成,这些花岗岩主要有两种规格,一种是条状,长1米、宽0.4米、高0.3米,另一种近似于正方形,长1米、宽0.7米,高0.6米。此外古人还创新性的构筑了城墙围堰,深入海中的城墙周围使用了异形石块堆起,类似现在的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建设,这些石块重达2到3吨,防止海水长期冲刷而位移,光是前期的石块运输就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不过仅把石块放入海中依然无法保护城墙。对此施工人员在石块两侧专门凿了银锭槽,铸城时先给银锭槽内浇筑熔化的铁水,再将相邻石块紧密地嵌接在一起,正是这些方法,在当时没有先进的施工设备的情况下,有效解决了城墙抗击海浪冲击的主要问题。
与现代跨海建筑一样,海中长城的修筑同样铺设了地基,海底铺设的地基长约30米,宽8米,均由巨型石块组成。在铸城前施工人员先利用潮汐的低潮期做好围堰,围堰做好后再给海底铺设了大量石块,石块之间相互咬合,刚好形成一个比较平整的海下基床。然后在上面开始修筑石墙,石墙还会深入海底石块中,这种将石墙与海底基床结合在一起的构筑方法,使整个建筑物根基稳固,有效抵御了海浪冲击和暗流淘刷,这也是海中长城几百年来屹立不倒的原因。
不过海中长城其中也有缺点,当时施工人员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海底泥沙,以现代跨海桥墩建设为例,桥墩都会深入海床中,这是防止海水长期冲刷泥沙,导致桥桩位移,从而威胁整座大桥。修筑在海里的长城也遇到了该问题。由于海下的石块铺设在泥沙上,海水冲刷就会将底部掏空,屡修屡跨。对此古人们想到了一个巧妙办法,将大量铁锅倒扣在泥沙上,然后在上面修筑地基与城墙,最终海中长城才顺利究竟完成。这种独特的建筑方法还被后人载入史册。
400年前修筑海中长城无疑是一个奇迹。康熙、乾隆等5位皇帝都曾多次到过老龙头,并留下了大量诗文墨宝。遗憾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山海关第一个遭殃的就是老龙头,大量古代遗迹被摧毁,留下的诗文墨宝已被洗劫一空。上世纪80年代,我国对的老龙头正式进行修复工程。第1期修复了滨海长城43.5米,总投资956万元。第2期修复城墙180米,老龙头作为长城巨龙之首,它的修复引起国人与海内外华侨高度重视与支持,仅是国外华侨就捐赠了150万元,工程技术人员也在十分恶劣的条件下完成了整个修复工作。
如今老龙头已是中国旅游胜地40佳之一,当你登上老龙头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面对雄关嵯峨,可以尽览巨浪排空雪怒浮的壮丽景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