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校学子获第二届中国海洋工程设计大赛最
封面新闻记者 刘皓洋
近日,由中国石油学会海洋石油分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中国航海学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联合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海洋工程设计大赛总决赛在线上网络平台举行。西南石油大学的本科生团队从12所高校及研究院所的242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本届大赛的最高奖项——“海洋杯”。
这支队伍中的四名成员均为西南石油大学的本科生,他们分别是2019级海洋油气工程专业的余铮培,2019级海洋油气工程专业的郑强,2018级石油工程专业的黄宇和2017级海洋油气工程专业的李聪。
代表学校首次获得“海洋杯” 全校师生为他们点赞
余铮培作为队长,主要负责作品设计与团队组织工作;黄宇主要负责建模制图;郑强主要负责实物模型制作;李聪主要负责关键数据计算与设计说明书撰写。他们勤奋钻研、通力合作、勇于创新,在20支入围总决赛的队伍中,力克其他硕士生、博士生对手,取得了突破性成绩,成为了西南石油大学首支获得中国海洋工程设计大赛“海洋杯”的队伍。
第二届中国海洋工程设计大赛以“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主题,针对海洋波浪能、风能、潮汐能等发电装置进行创新设计。他们团队四人中有三人来自海洋油气工程,对海洋能源的开发充满了探索的激情。面对诸多困难,他们在这次中国海洋工程设计大赛中并没有退缩,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最高奖项,受到全校师生的频频点赞。
知识不够,现学;找不到材料,自己改装
突击过程困难重重
“在比赛制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困难。”队长余铮培谈到,这次比赛的主力突击时间是在国庆期间。当作品初步设计已完全讨论出来时,他们得知实验条件限制,后续工作无法开展,于是又得重头再来。国庆十一天假期,队员们在空旷的工程训练训中心为寻找制作材料而愁得焦头烂额,各种材料需要自己加工,许多零件无法获得,只得找东西代替。
在寒风刺骨的下午,四个队员穿行在正因村的杂货铺,五金店之间,寻找零件替代品。因为是零件替代品,所以制作过程也变得更加艰辛,所有零件没有契合的规格,全靠手工改装。钉一个简单的木头框架,他们四个人花了整整一下午。网上买的电动机也需要实验和调试,一大堆电机当中经过好几个小时的改装调试,才能选出两个稍微合适一点的。整个实物制作过程耗费了大量时间。
晚上撰写设计说明书也遇到了很大的难题,由于对一些相关知识和原理不了解,在撰写设计说明书时还得查阅无数的文件和资料。国庆十一天全员通勤,早上七点半到晚上十点。最大的困难是知识不够,得现学,寻材料而不得,只有自己去改装调整来适应,所有点点滴滴累积起来,需要时间去实现。
“获大奖是惊喜,更多的是成就感与幸福感”
队员们坦言,获得这个大奖是惊喜,但更多的是成就感与幸福感。整个团队自始至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它,也算是这么久以来对自己辛苦努力的一个交代。希望在下一届海工设计大赛中,保持现在的热情与初心,虚心向前,再夺辉煌,为校争光。对于未来,他们希望能够将这次比赛当做起点,作为今后努力奋斗的标杆,遇到困境时的动力,从而积极投身海洋石油行业。
能从来自12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参赛的242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在长达2个月的过程中,这支团队从分赛区初审、复审和总决赛一路过关斩将,从多达200多个团队中胜出,成为西南石油大学首支在海洋工程设计大赛上获得海洋杯的队伍,在该校海洋工程设计大赛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