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

海洋环境监测无人系统研发项目在沪通过评审验

 

2020年12月31日,由东海勘察中心牵头承担的海洋环境监测无人系统研发项目在沪通过了专家评审验收。来自自然资源部东海局、上海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等17人参加验收会。

专家验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关于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现场查看了研制样机实体,审阅了相关验收材料,经质询评议后认为,本项目样机实体完整,资料齐全,机械本体、控制系统等各项指标合同技术要求,成果内容符合合同要求,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据了解,本项目由东海勘察中心和上海大学无人艇研究院历时3年合作完成,研制的自动水样采集、自动水样分配、海水在线自动监测、自主在线监视系统方面皆有技术突破,攻克了高悬浮物水域过滤、采集装置自动对接、复杂管路拓扑优化设计等核心关键技术。多次海上试验的结果表明,“海洋环境监测无人系统”开展的营养盐、多参数水质、气象参数、悬浮物等原位监测、检测,以及数据存储传输,满足海域特别是岛礁及近岸浅水海域数据采集、海洋环境数据更新等现实需求,在长江口、杭州湾、青岛、洋山深水港等多种海洋环境中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均稳定、可靠。通过智能分层采样,样品在0-4摄氏度环境下冷藏保存可达17小时以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监测成本高、费时费力以及危险环境下应急监测等问题。在2018年2月的“桑吉号”应急监测任务中,为确保人员和船只安全,智能无人艇搭载该系统石油类采集装置率先响应,赶赴因有毒凝析油油污带形成的“无人区”,进行沉船海域表层水质取样作业,取得第一手水质样本,为事故后续处置提供了珍贵的一线数据支持。

?

海洋环境监测无人系统(海试现场)

据东海勘察中心副主任郭伟其介绍,此前,东海局与上海大学已合作研发了综合地球物理调查无人艇和水下合成孔径探测无人艇,开展了智能海底掩埋物探测和地球物理一体化调查,提高了在海洋环境复杂条件下岛屿和浅滩探测作业的效率和精度。目前,东海局拥有3艘海洋调查勘察无人艇,可在海岸监管、海洋自然资源调查、生态监测与预警、生态损害与修复等方面与其他智能系统开展协同作业,促进无人化、智能化团队平台的搭建。随着无人艇的体系化建设和应用,东海区海洋立体综合调查体系创新发展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履行好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做好东海海区海洋自然资源监督和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自然资源部东海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