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经济:瞄准大项目,卡位关键期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耿婷婷、实习记者张越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从海洋谋求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海洋。对于拥有深厚海洋遗产的青岛来说,发展海洋经济不仅是自然的历史使命,更是未来城市升级的动力。
当前,发展海洋经济既要发挥优势“增强优势”,又要解决问题“补短板”。 8月17日,市委海洋开发委员会召开上半年海洋经济运行分析和涉海项目推进工作专题会议。在肯定上半年全市海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对全市海洋经济运行、重点项目推进、以及下一步招商引资情况。
上半年有成绩有不足,“自我表露不足”寻找解决办法
根据市委海洋办公室的报告,新阶段管理海洋攻势任务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目标,青岛海洋经济交出了一个“崛起的”上半年答卷。
上半年青岛海洋经济GDP增长21.9%,高于全市GDP增速8.1个百分点;海洋固定资产投资增加 15.1%,3.4 个百分点nts 高于城市的增长。
1-7月,全市110个涉海重点项目年完成投资252.4亿元,开工率达90%。这些项目的快速实施、快速开工、快速投产,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令人满意的结果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会上,各区市“暴露短板”,认真分析自身在海洋开发领域存在的问题。其中,存在着当前城市层面的一些“共性问题”,如缺乏大型海洋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海洋发展等。经济工作进展不平衡、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海洋资源整合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青岛以问题为导向,在解决问题上找到了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点。
一场海洋研讨会不仅深入阐述了问题,还提出了解决方案,为“有针对性”解决问题铺平了道路,确保了青岛海洋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国家领土上,探索海洋发展新路径,在国家“海洋领土”上走在前列
因海而生”,中央和省委对青岛的海洋开发寄予厚望,青岛要牢牢占据全国沿海城市“第一梯队”的地位。而此次会议为青岛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找到了更加清晰的路径。
发展要增强责任感,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发展海洋经济对提升青岛在发展新格局中的地位,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党中央部署,青岛市扎根开花。
要发展,就要增加紧迫感。上海、深圳、天津、青岛、大连、宁波、舟山等城市都提出了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在这条“赛道”上,青岛前有冠军,后有追赶者。如果落后,就要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加快形成具有海洋科研优势的高质量海洋开发之路。
要发展,就要增强创新意识。青岛正在探索建设三产一体化海洋牧场综合体,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上风电+制氢”等海上风电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这些发展路径没有经验可循,难免需要勇于创新、勇于创新。
青岛要在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中打出“排头兵”的“旗号”,在提升海洋创新能力、整合海洋资源方面形成领先示范效应。本次座谈会再次为青岛未来的海洋发展“定下基调”。
瞄准大项目,用好海洋科研“王牌”
八月已过半,只剩下四今年还剩几个月。青岛要重点抓好总投资3600亿元以上的110个重点项目,要加大力度推进海洋重大工程建设,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
服务保证必须跟上。在项目的实施和启动上,以“成功”的结果为导向,“成败决定英雄”;要素要紧跟项目,加强对审批等关键要素的支持和保障;细化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实现进场、解决问题、促开工、促生产的目标。
青岛拥有涉海科研机构数量、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任青海相关院士数量居全国第一。国家。海洋科学研究的优势在于发展。王牌。但是,青岛海洋科技成果的本土转化率仍然较低。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解决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两张皮”问题,避免产学研合作的“异样”。
要突出“多方互促”,加快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推动青海涉海科研院所更好发展参与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突出“成果”“转化”,完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政策体系,加强本地交易、本地转化、本地应用。突出完善市场化人才评价体系,探索职称评价办法和薪酬奖励制度改革,将科研成果价值转化为企业认可等作为考量依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