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

“先行先试”蓝色碳汇!聚焦海洋“负排放” 青

 

广阔的海洋孕育了巨大的固碳能力,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中的碳储存量约为38万亿吨,是大气的50倍。地球上大约 93% 的二氧化碳储存在海洋中。

被海洋捕获的碳被称为“蓝碳”。观海报记者从“发展碳汇渔业技术,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学术研讨会上获悉,青岛正在碳汇渔业、蓝碳生态系统修复、碳汇标准制定等领域不断努力。海洋“负排放”在蓝色碳汇方面走上了全国领先的特色之路。

发展绿色可持续的碳汇渔业,持续“清除”海洋中的碳

近年来,气候带来的海洋变暖变化 酸化已成为世界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是实现碳中和。为实现碳峰值碳中和目标,2020年9月,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宣布: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到2020年实现碳中和。 2060。

总的来说,双碳战略的实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另一种是从末端增加碳吸收。 2009年,联合国《蓝碳:关于健康海洋碳汇作用的评估报告》指出,全球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捕获的碳有一半以上是由海洋生物完成的。可见,发展蓝碳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青岛蓝碳汇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1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黄海研究所所长唐启胜就提出了“碳汇渔业”的概念和发展目标。他的灵感来自于“国际海洋铁扩散实验”。当时,新西兰科学家提出了解决全球变暖的新方法。通过向海中喷洒铁,增加了海中的铁含量,促进了浮游生物和浮游植物的生长。快速增长,从而加速固碳。 2004年,唐启胜突然想到,既然扇贝的生长可以减碳,那么,“你有什么铁?多种扇贝吧!”在唐启胜看来,渔业有“碳汇”。功能。因此,他将能够充分发挥碳汇功能,具有直接或间接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作用的渔业生产活动泛称为“碳汇渔业”。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使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捕捞和捕捞将这些碳排出水体的过程和机制形成“渔业碳汇”,又称“可移动碳汇” .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水产养殖活动都可以称为“碳汇渔业”。唐启胜认为,海洋中任何不需要诱饵的渔业生产活动都具有碳汇功能,可能形成海洋碳汇。相应地,它们也可以称为海洋碳汇渔业,如藻类养殖、贝类养殖、增殖和释放。还有渔业。为推动“碳汇渔业”发展,多年来,以唐启胜为代表的黄海研究所研究人员开创了渔业绿色发展的“桑沟湾模式”。在桑戈湾水域,利用海带、海参、鲍鱼、扇贝、海鱼等养殖品种的生物习性和优势互补,建立了贝藻混养等多营养级综合养殖示范项目。 .养殖动植物产生的另一种废弃物,如饵料、排泄物等,得到有效转化利用,实现海水养殖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碳汇渔业”的发展和推广带动了现代意义上的海洋牧场的发展。目前,海洋牧场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传统意义上的渔业资源,更注重绿色养殖和海洋生境的恢复重建。无论是“碳汇渔业”还是海洋牧场建设,青岛都有技术优势。除了黄海研究所的多营养级综合养殖模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开创了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新模式,示范面积近200万。亩,经济效益超过200亿元,促进了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的标准化和现代化。 , 为该海域渔业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产出提供了范例。

一方面是食品供应,另一方面是生态服务。在养殖和收获大型贝类和藻类时,它们的“可移动碳汇”也非常明显。唐启胜曾做过统计:我国海水养殖贝类和藻类每年在浅海生态系统中使用的碳超过300万吨,每年至少有120万吨通过捕捞从海洋中去除碳。如果按照林业碳使用量计算,我国每年种植贝类藻类对减少大气二氧化碳的贡献相当于造林50万多公顷。

推动大规模蓝碳生态系统调查、修复和研究,拓展蓝碳交易基础

生态系统碳汇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碳汇。在植被、土壤和其他介质中吸收和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和活动,从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目前,蓝碳交易主要集中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认可的三个蓝碳生态系统中,即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青岛对海草床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草床蓝碳交易的发展。

分布在海洋中的大面积连片海草称为海草床。作为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之一,海草可以通过水下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固定并转化为葡萄糖和淀粉等有机碳。据了解,海草每平方米每年可固碳500-1000克,可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3倍。